防水套管预埋是建筑管道工程的基础环节,直接影响后期防水密封效果和管道安全运行。看似简单的预埋工作,若操作不当极易留下渗漏隐患,给工程带来不*要的损失。奥凡结合多年施工经验,总结防水套管预埋过程中的常见 “坑点” 及规避方法,为工程人员提供实用参考。
一、选型环节避坑:选对类型是基础
1.1、盲目选用刚性套管
很多工程在所有场景都选用刚性防水套管,忽视了管道运行特性。刚性套管适用于管道无振动、介质温度稳定的干燥区域,如普通办公楼给排水管道穿墙。若在水泵房、空调机房等有振动的设备附近,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墙体使用刚性套管,管道振动会导致密封材料松动,短则 3 个月长则 1 年就会出现渗水。
规避方法:根据管道振动情况、介质特性和环境条件选型。有振动的设备管道优先选用柔性防水套管,其橡胶密封圈能补偿位移;地下水位以下区域建议选用带止水翼环的刚性套管或柔性防水套管;输送热水的管道需考虑温度伸缩,选用柔性套管更**。
1.2、忽视规格匹配问题
防水套管规格与管道不匹配是常见错误。有的工程为节省成本选用比管道仅大一个规格的防水套管,导致密封材料填充空间不足;有的则盲目选用大规格防水套管,造成材料浪费且密封困难。DN100 的管道应选用 DN150 的防水套管,确保有足够间隙填充密封材料,间隙过小会导致密封不密实,过大则增加填充难度。
规避方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型,防水套管公称直径应比管道公称直径大 1-2 个规格。例如 DN50 管道配 DN80 防水套管,DN150 管道配 DN200 防水套管。特殊工况如保温管道,需考虑保温层厚度,适当加大防水套管规格。
1.3、防水套管材质选择不合理
在潮湿环境或腐蚀性介质场景中,选用普通碳钢防水套管且未做防腐处理,短时间内就会出现锈蚀。地下室、卫生间等潮湿区域的防水套管若防腐不到位,锈蚀会破坏防水套管结构,导致与墙体结合处出现缝隙。
规避方法:干燥清洁环境可选用 Q235B 碳钢防水套管,表面涂刷防锈漆;潮湿环境需做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不小于 85μm;腐蚀性环境应选用 304 或 316 不锈钢防水套管,确保使用寿命。
二、材料质量避坑:源头把控防隐患
2.1、防水套管壁厚不达标
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生产的防水套管壁厚低于规范要求。DN100 刚性套管标准壁厚应为 4mm,实际到货仅 3mm,在混凝土浇筑时易被振捣棒撞变形,导致预埋后防水套管椭圆度超标,影响管道安装和密封。
规避方法:进场时严格检查防水套管壁厚,使用卡尺测量不同部位,确保壁厚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要求厂家提供材质证明书,核对壁厚参数,不合格产品坚决退场。
2.2、翼环焊接质量差
翼环是增强柔性防水套管与墙体结合力的关键部件,若焊接不牢固会导致柔性防水套管松动。常见问题有焊缝高度不足、漏焊、夹渣等,这些缺陷会使地下水沿焊缝渗透,破坏防水效果。
规避方法:检查翼环焊接质量,焊缝应连续饱满,高度不小于 6mm,无漏焊、气孔等缺陷。可采用小锤轻敲焊缝,听声音判断是否存在虚焊,*要时进行渗透检测。
2.3、防水套管密封材料劣质
柔性套管配套的橡胶密封圈若采用再生橡胶,弹性差且易老化,使用 1-2 年就会开裂失效。刚性套管填充用的石棉水泥配比不当,或水泥强度等级不够,也会影响密封效果。
规避方法:选用丁腈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检查外观无裂纹、气泡,用手拉伸有弹性且回弹好。石棉水泥应按 3:7 比例配制,选用 42.5 级以上硅酸盐水泥,确保凝结后强度达标。
三、预埋施工避坑:规范操作是关键
3.1、防水套管定位偏差过大
防水套管预埋位置偏差超过规范要求,会导致管道安装时与防水套管不同心,一侧间隙过小甚至贴紧,无法填充密封材料。有的防水套管轴线与墙体垂直度偏差过大,管道穿越时受力不均,长期运行易出现密封失效。
规避方法:预埋前**放线,用经纬仪校准防水套管轴线,确保与管道设计轴线一致。采用钢筋固定防水套管,确保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3mm/m,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 5mm。浇筑混凝土前再次复核,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3.2、防水套管固定不牢固
未将防水套管与墙体钢筋**固定,混凝土浇筑时防水套管受冲击力发生位移或上浮。特别是水平预埋的防水套管,若固定点不足,极易在混凝土浮力作用下偏离设计标高。
规避方法:根据防水套管规格设置固定点,DN100 以下防水套管至少设 2 个固定点,DN100 以上设 4 个对称固定点。采用焊接或绑扎方式与墙体钢筋连接,确保固定牢固,浇筑时安排专人看护。
3.3、防水套管密封结构处理不当
刚性套管与管道间隙未分层填充密封材料,或填充不密实,存在空洞;柔性套管橡胶密封圈安装反向,或螺栓紧固不均匀,导致局部密封压力不足。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后期渗水。
规避方法:刚性套管间隙用石棉水泥分层填充,每层厚度不超过 20mm,用錾子捣实至表面泛浆;柔性套管安装时确保密封圈位置正确,螺栓对称均匀紧固,压缩量控制在 30%-50% 之间。
3.4、防水套管与墙体结合不良
防水套管周围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导致地下水沿缝隙渗透。有的在防水套管与墙体之间未设置止水环,或止水环安装不规范,削弱防水效果。
规避方法: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距防水套管保持 50-100mm 距离,避免直接碰撞防水套管。重点振捣防水套管周围,确保混凝土密实。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防水套管应设置止水环,且止水环与防水套管满焊连接。
防水套管正确预埋施工示意图
四、验收与维护避坑:全程管控保质量
4.1、预埋后未及时检查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及时检查防水套管位置和完整性,待管道安装时才发现防水套管变形或堵塞,此时整改难度极大,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影响防水效果。
规避方法: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检查防水套管位置、标高和完整性,清理防水套管内杂物。发现变形及时修复,堵塞的防水套管需疏通,确保内部畅通。
4.2、未做水压试验
管道安装完成后未对防水套管密封部位做水压试验,无法及时发现密封缺陷,投入使用后很快出现渗水。
规避方法: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保压 30 分钟无渗漏为合格。发现渗漏及时查找原因,重新处理密封部位。
4.3、忽视后期维护
柔性套管螺栓未定期检查紧固,长期运行后因振动松动;橡胶密封圈未按年限更换,老化后失去弹性。这些维护缺失会导致后期渗水问题。
规避方法:建立维护档案,定期检查柔性套管螺栓紧固情况,每年至少紧固一次。橡胶密封圈使用寿命一般为 5-8 年,到期及时更换,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防水套管预埋虽小,却关乎工程防水全局。从选型、选材到施工、验收,每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才能有效规避渗漏风险。遇到复杂工况或不确定的问题,可拨打奥凡环保科技技术热线 150 9324 8915,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提供专业指导,让防水套管预埋工作少走弯路,为工程防水筑牢**道防线。
【相关文章推荐:防护密闭套管原理及应用范围】
【相关文章推荐:人防工程电气设计与施工(主要包括电气组合套管及防护套管施工)】
【相关文章推荐:人防通风套管有矩形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