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防工程验收现场,常出现这样的争议:监理要求电气套管出墙须达到50mm,施工方却坚持按30mm施工。这个看似简单的长度问题,实则关乎工程合规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人防电气套管出墙长度有明确的强制范围,而非随意设定。
一、三大国家标准的核心要求
1.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12.1.4条明确规定:导管穿越密闭或防护密闭隔墙时,人防电气套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宜为30mm~50mm,且须设置过线盒并做好封堵处理。这一条款被列为强制性条文,直接关联人防工程的防护密闭性能。此处的"宜"在人防工程语境中应理解为"*须",因涉及战时防毒气渗透的核心功能需求。
2.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3.1.6.3条强调:所有穿过防护密闭隔墙的电缆管线须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其中电缆、电线穿墙短管伸出墙面的长度明确为30-50mm。规范同时要求管材须选用壁厚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禁止使用PVC等非金属管材,这与电气套管长度要求共同构成防护体系。
该规范进一步细化施工要求:密闭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偏差不得超过±5mm,且人防电气套管中心与管道中心须同心。验收时需重点检查电气套管与翼环的焊接质量,要求翼环(厚度≥3mm、翼高30-50mm)与电气套管满焊,焊缝饱满无缺陷。

人防地下室电气套管安装图片
二、关键参数的深层逻辑
人防电气套管的出墙长度并非随意规定,而是基于三重技术考量:
防护密闭需求:30mm以上的长度才能确保密封材料有效填充,形成毒气阻隔屏障;
施工操作性:超过50mm会导致人防电气套管稳定性下降,增加后期碰撞损坏风险;
材料兼容性:配合密闭翼环(宽度≥50mm)的安装空间需求,确保与墙体钢筋牢固焊接。
规范特别强调,当多根管线集中穿越时,每根电气套管都须单独满足长度要求,禁止共用电气套管或缩减尺寸。
三、施工避坑指南
1.常见错误做法
长度不足:部分施工为省料将出墙长度缩减至20mm以下,直接违反强条,在道真县人防工程检查中就发现此类问题被强制整改;
翼环缺陷:翼环厚度不足3mm或焊接不饱满,导致密闭性能失效;
封堵不当:未采用"油麻+石棉水泥"分层封堵工艺,仅用普通水泥填塞。
2.合规施工流程
人防电气套管预制:选用Φ50-80mm热镀锌钢管(壁厚≥2.5mm),中部焊接3mm厚密闭翼环,翼高40mm;
定位安装:预埋时确保两端出墙长度控制在40±5mm,翼环位于墙体中央并与结构钢筋焊牢;
分层封堵:管道安装后,先填1/3油麻,再分两次填石棉水泥(石棉30%+ 、水泥70%),最后留20mm深凹槽用防水油膏收面;
标识记录:在电气套管附近标注安装日期及质检员信息,便于追溯。
3.验收关键控制点
用钢直尺实测两端出墙长度,偏差需≤5mm;
检查翼环焊接质量,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测焊缝密实度;
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3kPa压力下无泄漏。
四、规范应用小贴士
备用管要求:人防出入口门框墙需预埋4-6根备用人防电气套管(管径50-80mm),其出墙长度同样执行30-50mm标准;
临战转换处理:平时未穿线的电气套管需用3mm厚热镀锌钢板密封,战时拆除后仍需确保封堵深度≥100mm;
地方差异:部分地区人防办要求更严格(如上海要求最小40mm),施工前需确认地方细则。
人防工程的每一处细节都关乎战时防护效能,电气套管的出墙长度看似微小,却是防护密闭体系的重要一环。严格遵循30-50mm的强制标准,做好材料控制和施工工艺把控,才能确保工程通过验收并真正发挥防护作用。记住:在人防工程中,规范的底线绝不能突破。
【相关文章推荐:出户套管图集是什么 图片大全】
【相关文章推荐:a型的密闭套管和防水套管一样吗】
【相关文章推荐:密闭肋怎样焊接(密闭肋的焊接技巧 )】



豫公网安备 41018102000158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