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比压盖内径小的原因是由于防水套管的设计原理和工程要求决定的。柔性防水套管是一种用于管道穿墙、管道穿越人防工程等场合的防水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和防护性能。在防水套管使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客户对于防水套管的管径尺寸的疑问,特别是为什么公称通径小于压盖内径。
首先需要了解防水套管的相关尺寸概念。
防水套管根据02S404图集的标准,可以从压盖内径、防水套管内径、穿管外径和穿管内径等几个方面进行划分。而我们通常所说的DN,代表的就是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或型号。
如果需要根据防水套管的尺寸进行选择,可以以穿管内径为100mm、内径为100mm的钢管为例。根据规定,这种钢管的壁厚为4mm,因此其外径为108mm。当需要穿进防水套管时,如果压盖的内径也是108mm,那么穿管将会相对困难。为了确保钢管的穿越顺利,压盖的内径需要比管外径大几毫米,因此压盖的内径规定为114mm。
防水套管的直径可以细分为外径、内径和公称直径等。
如果防水套管是由无缝钢管制作而成,那么管子的外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并附加外直径的尺寸和壁厚。同样地,塑料管也以外径表示,如De63。而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镀锌钢管等则采用DN表示。
在设计图纸中,一般采用公称直径来表示防水套管(或管件)的规格名称。
公称直径是为了方便设计、制造和维修而人为规定的一种标准。与公称通径不同,公称直径和防水套管的内径、外径并不完全相等。例如,公称直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尺寸,如102*5、108*5等。其中,108表示管子的外径,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该钢管的内径为(108*5-5)=98mm,但它并不完全等于管子外径减去两倍壁厚之差。公称直径是接近于内径,但又不等于内径的一种规格名称。
在设计图纸中使用公称直径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公称直径确定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垫片等结构和连接尺寸。公称直径一般采用符号DN表示。如果设计图纸中使用外径来表示防水套管,则应制作管道规格对照表,清楚说明各种管道的公称直径和壁厚。
柔性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小于压盖内径是基于设计原理和工程要求的考虑。柔性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比压盖内径小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防水套管作为一种密封管件,其主要功能是防水和保护管道穿越的位置。
为了确保防水套管的密封性能,套管需要与管道保持一定的压紧状态。如果套管的公称通径与压盖内径相等或稍大,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套管很容易松动或产生空隙,导致水分或其他杂质进入管道内部,从而影响防水效果。因此,为了**密封效果,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通常会小于压盖内径,以确保套管与管道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密度。
二、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小于压盖内径还可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防水套管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配管尺寸的偏差、安装误差等,管道的实际尺寸可能会有所变化。如果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与压盖内径相等,那么在出现尺寸偏差时,防水套管可能无法完全覆盖管道,并且会导致防水套管的安装困难或损坏。而如果公称通径相对较小,防水套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管道尺寸的变化,**防水套管的有效覆盖和安装质量。
三、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和成本因素,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通常会稍小于压盖内径,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难度。
如果公称通径与压盖内径相等,那么防水套管的选择和加工可能会更加困难,需要进行更多的定制和特殊加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而如果公称通径相对较小,可以更方便地选择标准型号的防水套管,减少加工和定制的需求,提高施工的效率和经济性。
柔性防水套管的公称通径比压盖内径小是基于防水要求、灵活性和便利性的综合考虑。通过**柔性防水套管与管道之间的压紧状态和紧密度,防水套管能够有效地实现防水和保护管道的功能。同时,适当调整公称通径的大小还可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因此,在选择柔性防水套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相关文章推荐:柔性防水套管混凝土施工造成漏水的几种情况有】
【相关文章推荐:人防密闭套管封堵材料要求标准】
【相关文章推荐:人防预埋通风套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