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施工中,90% 的验收不合格问题都与电气套管安装不当有关。很多团队容易忽视这个 "隐蔽工程" 的重要性,将其简单等同于普通穿线管,却不知这小小的电气组合套管正是抵御冲击波、阻隔毒剂渗透的*后一道防线。电气组合套管的安装质量,直接决定战时防护效能能否达标,更关系到后期验收能否一次通过。根据2025年新版规范及实际案例,以下6大穿墙部位需强制安装,并配套密闭处理方案,确保战时防护效能。
一、6 大*装区域:防护体系的关键节点
1、防护密闭墙作为人防工程的**道屏障,需要采用带密闭肋的热镀锌钢管电气组合套管。这类电气组合套管壁厚不得小于 3mm,密闭肋需用 5mm 厚热镀锌钢板双面满焊,与墙体钢筋形成整体防御结构。这里的电气组合套管承担着双重防护功能,既要抵御冲击波压力,又要阻止毒剂渗透,任何偷工减料都会造成致命隐患。某项目因使用薄壁钢管替代,在抗爆测试中出现电气组合套管断裂的严重问题。
2、临空墙作为直接迎爆面,电气组合套管安装需强化抗冲击设计。直径≥DN50 的电气组合套管需增设加强筋,密闭肋宽度需加大至 100mm,焊接时采用 "坡口焊 + 探伤检测" 工艺。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电气组合套管中心与墙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3mm,否则会影响防护效果。地铁站等重要人防工程的临空墙电气组合套管,还需进行专项抗爆验算。
3、密闭隔墙的电气组合套管安装执行 "双密闭" 标准。除了常规密闭肋外,两端还需加装防爆波活门,电缆穿管后缝隙用防火密封胶分层填塞。规范要求电气组合套管两端伸出墙面≥50mm,既确保密封长度,又为后期维护预留操作空间。与防护密闭墙不同,这里的电气组合套管更侧重区域隔离功能,防止有害气体在不同防护单元间扩散。
4、顶板部位的电气组合套管需兼顾防水与防爆双重需求。预埋时中心偏差控制在 5mm 以内,顶部外露长度严格控制在 25mm,过短易渗水,过长则影响结构受力。所有穿越顶板的电气套管需参与闭水试验,稳压 30 分钟无渗漏才算合格。在潮湿地区,建议采用 304 不锈钢材质电气组合套管,避免锈蚀导致的密封失效。
5、滤毒室和扩散室的电气组合套管安装与通风系统密切相关。这些区域的电气组合套管需加焊 5cm 高的密闭翼环,两面满焊确保气密性,电气组合套管两端需露出墙面 100mm 以上。滤毒室内的电气组合套管还需配合通风管道坡度设置,确保战时能快速形成 30~50Pa 的超压环境,防止污染物进入。 recent 验收案例显示,滤毒室电缆电气组合套管封堵不严已成为常见整改项。
6、人防门门框墙和防爆波电缆井是容易被忽视的关键部位。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门框墙上应预埋 4-6 根备用电气组合套管,管径 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 2.5mm。防爆波电缆井宜设置在紧靠外墙外侧,除设计需要的穿墙管外,还应预留 4-6 根备用管,以备后期扩展使用。这些备用电气组合套管同样需要做完整的防护密闭处理。
人防门门框墙预留电气组合套管图片
二、密闭处理核心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知道了装在哪里,更要懂得如何密封才能万无一失。密闭处理方案决定了电气组合套管*终的防护性能:
1. 材料选择与验收
严把材料关是**步。电气组合套管应选用热镀锌钢管(SC管),壁厚不小于2.5mm(对于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电气组合套管,规范通常要求壁厚不小于3.0mm)。
密闭肋需采用厚度不小于3-5mm的热镀锌钢板制作,双面与电气组合套管满焊,焊缝饱满无缺陷。安装前需仔细检查材料合格证明,确保其符合人防工程设计要求。
2. 准确预埋与焊接
预埋时的定位和固定是关键环节。需严格按图施工,确保电气组合套管轴线与墙面垂直,标高和水平尺寸准确无误。
电气组合套管密闭肋应与结构钢筋双面满焊并牢固固定,以确保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位移、不松动,并能将冲击波荷载有效传递给墙体结构。浇筑时应有专人看护,防止混凝土堵塞管口。
3. 防护密闭封堵
电缆敷设完成后,电气组合套管内外的密封封堵是形成防护能力的关键*后一步。
对于核6级、核6B级、常6级人防工程,电气管线可采用环氧树脂、密闭防火胶泥或油麻缠绕等方式进行密闭封堵。
防护线盒内应采用分层封堵:先填塞深度不小于50mm的防火泥,加盖耐火隔板,*后再灌注密封胶或环氧树脂并压紧盖板。
4. 系统接地与抗爆强化
所有电气组合电气组合套管及其金属防护线盒都需**接地,这是防爆安全的基本要求。
根据工程防护等级要求,有时需在电气组合套管上加装抗力片,以增强其抵抗冲击波压力的能力。完成后,建议进行气密性试验,确保其密闭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正确应用电气组合套管及密闭处理方案,可提升人防工程防护等级40%以上,战时电源转换效率提升3倍。
【相关文章推荐:防水套管挡圈的作用】
【相关文章推荐:07fs02防护密闭套管图集电子版下载】
【相关文章推荐:不锈钢穿墙套管的作用】